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16 19:31:39
今日(1月16日)A股劇烈震蕩,后市能否否極泰來?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中金公司、招商證券和中信建投三家主流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師。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宋思艱
今日(1月16日)A股劇烈震蕩,滬指一度跌至2%;創(chuàng)業(yè)板指一度跌逾6%。截至收盤時,滬指跌幅縮窄至0.30%,創(chuàng)業(yè)板指仍下跌3.64%。
展望后市,A股市場能否否極泰來?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中金公司、招商證券和中信建投三家主流券商的首席策略分析師。
分析師:股票型基金倉位普遍超80%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稹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滬指自2016年1月27日創(chuàng)出階段性新低2638.30點之后,呈現(xiàn)穩(wěn)步反彈勢頭,一直到2016年11月29日創(chuàng)出3301.21點的階段性高點。10個多月時間,市場總體呈現(xiàn)漲勢,而近期的調整持續(xù)了一個半月,從時間長短來看,尚屬正常。
他表示,從市場上大多數賣方分析師、機構投資者近期出具的研報觀點和股票型基金倉位來看,“目前賣方絕大多數都是樂觀的,機構投資者也應是樂觀的。”據他介紹,目前股票型基金倉位普遍超過80%。不過他表示,不太看好中小盤股的表現(xiàn)。
事實上,從今日盤面來看,以大盤藍籌股為代表的上證50指數和以小盤股為代表的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走勢分化極大。上證50指數全天最大跌幅只有1%,14時30分之后走出一波快速反彈,收盤時漲1.27%;而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全天走弱,收跌3.64%。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上證50指數成交額幾乎較上周五翻倍。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日市場出現(xiàn)上述分化,其個人認為或與大盤股被托起有關,而小盤股則乏人護盤。
中金:貨幣政策易緊難松
記者注意到,2016年12月初以來,中信建投對A股的策略觀點持續(xù)偏空。今日中信建投發(fā)表觀點稱,對于A股而言,2017年擇時和倉位將比選股更為重要,此刻仍無法找到看多的堅實理由,防風險仍是2017年上選。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7年一季度,A股市場仍有調整壓力,尤其是中小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他預計,后面美元還有一波升值,人民幣貶值壓力猶存,這將導致國債收益率上行,對A股市場也有壓力。他表示,經過調整之后,今年下半年市場可能有反彈。
今日下午收盤后,中金公司策略團隊發(fā)布觀點指出,盡管2017年個股機會好于2016年,但對于年初的市場,判斷仍偏謹慎。
中金公司認為,新股發(fā)行快只是此輪下跌表層的原因,當前面臨的偏利空因素主要來自幾個方面:1.債市陰云尚未完全散去,在防風險、去杠桿的總基調之下,風險還難說已經消化完畢,且春節(jié)臨近,資金面總體并不寬松;2.除新股發(fā)行節(jié)奏略快之外,解禁和減持壓力是市場尤其是高估值中小市值個股面臨的更大的壓力;3.從宏觀層面上看,通脹同比呈現(xiàn)抬升之勢,估計貨幣政策易緊難松。
對于中小盤股的后續(xù)走勢,中金表示,中小市值股票近期殺跌已在釋放風險,高估值問題已在緩解,且市場急跌之后或有短線局部反抽。但考上述一些偏空因素仍需時間來消化,且即使回調后,中小市值個股整體估值仍難吸引資金系統(tǒng)性進場。相比之下,大盤股目前估值不貴,在市場信心偏弱的階段可能會有相對收益,但能否實現(xiàn)絕對收益面臨不確定性。
對于大盤股和小盤股之后走勢,王君認為,若大盤股今年二季度業(yè)績出現(xiàn)向下拐點,則可能補跌,但走勢總體或好于中小創(chuàn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