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2 21:55:47
東材科技董秘表示:金張身處貧困縣,也就是說可以享受綠色IPO通道,但最終成功上市是否成行,還得取決于金張科技自身。
每經編輯|吳林靜
金張科技官網截圖
每經記者 吳林靜 靳水平 每經編輯 文多
為抓住IPO扶貧新政機遇,一家生產手機保護膜的公司——金張科技準備自主上市,原控股股東東材科技(601208,SH)準備讓渡控股權。
東材科技3月1日晚發(fā)布公告稱,擬將持有的控股子公司金張科技19%的股權,轉讓給金張科技第二大股東、原實控人施克煒。轉讓完成后,東材科技持股比例將降至32%,不再控股。
關于為何讓出控股權,東材科技董秘陳杰3月2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解釋,金張科技謀求獨立上市,因此上市公司選擇讓渡控股權。
金張科技欲IPO上市
距離東材科技收購金張科技51%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不過兩年多時間。2015年2月,斥資1.33億元收購金張科技51%的股權。東材科技以此建立起從光學級聚酯切片、光學級聚酯基膜到光學膜的完整產業(yè)鏈,壯大和完善公司光學膜業(yè)務。
陳杰表示,金張科技是東材科技光學膜業(yè)務的下游企業(yè)。據東材科技當初收購公告顯示,雙方合作后,東材科技當時即將投產的2萬噸光學級聚酯基膜項目,將可以借用金張科技的研發(fā)技術和市場渠道。
伴隨著自身的業(yè)務轉變,金張科技的現有融資渠道已現掣肘之處。東材科技在公告表示,近兩年金張科技的主營業(yè)務從光學保護膜快速轉型為光學膠,金張科技現有的融資渠道無法滿足金張科技業(yè)務快速發(fā)展的資金需求,已成為目前公司發(fā)展的制約因素。
去年9月,證監(jiān)會公布了《中國證監(jiān)會關于發(fā)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zhàn)略的意見》,明確貧困地區(qū)企業(yè)申請首發(fā)上市實行“即報即審、審過即發(fā)”政策。資料顯示,金張科技正位于安徽省的“國家級貧困縣”太湖縣。
IPO的“扶貧”政策讓金張科技萌生了獨立上市的想法。東材科技表示,如今將19%的股權賣還給金張科技二股東、曾經的實控人施克煒,目的就是為了支持金張科技抓住金融扶貧的政策實現獨立上市。
陳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行業(yè)來講,金張科技做的是平板顯示這一塊,屬于比較新型的行業(yè)。金張科技謀求獨立上市,“這個要看金張科技的發(fā)展狀況以及今明兩年的業(yè)績表現。金張身處貧困縣,也就是說可以享受綠色IPO通道,但最終成功上市是否成行,還得取決于金張科技自身”。
業(yè)績補償被延后
金張科技一直有著融資的需求。
2015年4月,就在被收購51%股權后不久,金張科技提出貸款7000萬元,而東材科技為其提供了連帶責任擔保。截至2014年12月3日,總資產1.98億元的金張科技,負債總額為6592萬元。
2015年,金張科技的業(yè)績也出現了大幅波動。
東材科技公告稱,2015年,金張科技主要產品三層保護膜市場需求在2015年急速下降,加上鏡片類和外屏類老產品銷售情況不佳、藍光膜產品市場開發(fā)不及預期等情況,導致金張科技2015年實際實現凈利潤1399.61萬元,僅完成業(yè)績承諾的50%。
隨后,東材科技審議通過了金張科技業(yè)績補償條款的變更。業(yè)績承諾及補償約定變更為2015~2017年經審計后的凈利潤不低于2800萬元、3300萬元和4200萬元,可累積計算業(yè)績承諾,業(yè)績承諾期內累積實現凈利潤不低于1.03億元。
新增的“可累積計算業(yè)績承諾”,相當于延后了補償時間,緩解了補償壓力。此次轉讓股份公告中特別提到,金張科技業(yè)績承諾方施克煒等人所作的業(yè)績承諾依然有效。
金張科技還在“不惜成本投入開發(fā)新產品AB膠”,這是一種結合鋼化玻璃使用的手機外屏保護膜,金張科技希望以此進入鋼化玻璃保護膜行業(y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6年底安徽公布了4922個環(huán)保違法違規(guī)建設項目,其中“太湖金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功能性膜材料生產線項目”在列。這是否與金張科技新業(yè)務有關,記者3月2日時未能獲得金張科技方面的回復。
陳杰坦言,出讓金張科技控股權后,雙方在光學膜方面的合作不會出現變化。“金張科技還是我們的客戶,只是說將來上市,可能在關聯交易上要注意一點,但還是會按照原來的業(yè)務模式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